- Sep 16 Fri 2011 16:11
心理測驗:你的靈動力有多敏銳呢?
- Sep 16 Fri 2011 03:21
不明反應
關於無由的似曾相識感或者情不自禁的泫然欲泣,聽過很多,也曾有所感。
只是,生世今生的追溯,向來無意深入探討。因為還不是時候。
當你為你,何妨用現在的你來看眼皮下的世界,不要想太多。
→ 一半的我在哭,一半的我卻很冷靜,「思考、觀察著我幹嘛哭」,前者沈溺在情緒裡,後者卻希望另一個我趕快哭完
這種經驗,有兩次。
那種莫名的慟,很難解釋。
妳很清楚,心裡的難過絕對沒有淚水來得那麼多,但不知為何,妳就是無法控制不停湧出的淚。。
兩次皆因喵爺。
第一次是終於明白喵爺長久所承受身體不適的痛,到底有多痛。不捨。
第二次,上週末,引爆超級的委屈及難過。。
很怪異。
說不出所以然。
〈我喵了就算〉
==============================================================================================
我的前世話題
作者:唐立淇
昨晚,趁著月亮雙魚的尾聲,我與網友們聊到關於「前世今生」的話題。之所以觸機帶起這話題,原因是很有趣的。就我的星盤圖看來,雙魚位於我八宮,裡面有著土星、凱龍星,每到了月亮經過雙魚時就很容易觸動「深沈的潛意識與黑暗面」,也總讓我徹底感受到別人所給予我的評價(不論好壞),是我最佳的自我反省、療癒時機。這次更因為雙魚座「聚集了太多行星」,有木星、太陽、水星、天王星等,幾乎我有陽性行星通通出動,只差一顆火星就全部到齊,結果就是「我很積極地」檢視自己在別人心中地位、勇敢去面對逃避以久的事實、並對未來有了非常多的靈感(當然也會行動),這些,也都「指引」了我默默地了解了「來這世上一趟的意義與定位」,心中充滿了感動。除了心中那看不見的感動,我也會有「看得見的改變」,網站、部落格、噗浪、微博的經營,與未來為數位影音教學的籌備,在在使我熱血沸騰,希望大家拭目以待。
這一切都該感謝木星為我悲觀的土星灌注了強大的能量,雖然木星跑得飛快,但若是捕捉得到那乍現的靈光,一切就都值得了。對我而言,這就是木星的幸運了。有些網友問我:木星到雙魚身為雙魚的我為何還被裁員?不是應該很幸運嗎?我想,這個問題應該分兩個角度看:第一,你怎麼知道被裁員是不幸?第二:若你做得不好,被裁員又有什麼不對?你能跟老闆說「我有木星喔你不能裁我」嗎?木星又不是你的保鏢,它所給予的幸運,也需要你這個載具能充分承接才行吧?
話說遠了,回到前世今生吧。
我問大家,是否有這類的經驗與感悟?好像有種似曾相識、有種泫然欲泣、或有種電擊心臟的感受?我自己倒是有過一些經驗可以聊一下,以前也曾找過靈媒、術士、算命,對這方面的話題興致勃勃,誰不是呢?在「有距離的安全情況下」幻想一下前世(反正幾乎無可考),聽聽美麗的故事、想像自己是落難格格其實還滿有益身心健康,而且,而且看人「能掰到什麼程度」也是件很有趣的事。
但他們口中的我的前世,總讓我覺得「是看著我的樣貌再靠靈感直覺」而來,有一位說我是「不男不女」中性希臘人、有一位說我是印度的一位占星師,後者雖是外國人但老婆是臺灣人,我懷疑他知道我是幹嘛的,所以這兩次經驗,比較無法說服我,於是較不予採信。
比較特別的一次經驗是六年前,2004年一月,我參加了一個半自助的埃及旅行團,大大年初一出發,預計在埃及待上半個月,行程頗為緊湊深入。埃及,這是個行前讓人充滿各種浪漫幻想的地方,但真的到了當地,整個過程其實我都「很沒感覺」,那裡的空氣與衛生條件只讓人覺得髒、不夠進步、沙子多,路上的人們看起來也沒什麼智慧的樣子,難以想像他們金字塔建造者的後裔。對殘破的金字塔、木乃伊更是看到麻木、毫無感覺。百無聊賴的感受直到去了帝王谷那次奇遇才整個改觀。
帝王谷,顧名思義是個集合許多埃及帝王的秘葬之谷,每一個不起眼的小洞口,鑽進去就是一座令人驚嘆的地下城堡。
就像要進遊樂園一樣,每個人都得買張門票才能入谷參觀,一張票可參觀三個陵墓,其他大型的墓室人非常多又擁擠,於是跟其中幾位較談得來的隊友決定先進冷門的小墓室參觀再說。
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我鑽了進去,走不到三分之一,一種泫然欲泣的心情快速湧上,說不出那種感覺,就是一種很哀傷、很懷念、很多情緒的感受。兩行眼淚馬上掉下,然後流淚變成哭泣、哭泣變成抽噎,通道裡的所有人都轉頭看我,隊友也擔心地望著我,而「我本人」很不好意思,因為「我也被自己嚇到了」,心裡很驚慌,因為我不知道自己怎麼了,不知道為什麼會哭,也不知道那陣心酸的感覺從何而來,而且「我本人」心情並沒有不好。
大哭得很惱人的我,只好在通道中央暫停腳步躲到一邊去,面對牆角小聲地「哭個盡興」,揮手請其他隊友繼續前進不用管我。忘記自己哭了多久,就這樣莫名其妙地一直哭著,像是要讓情緒發洩個夠。
而且那個哭是很奇特的經歷,就像一半的我在哭,一半的我卻很冷靜,「思考、觀察著我幹嘛哭」,前者沈溺在情緒裡,後者卻希望另一個我趕快哭完不然很丟臉,引人側目像個神經病。
終於哭到「告一段落」心情也較平靜,這才繼續往下走。說真的那時真的好奇極了,很想知道自己「到底是怎麼回事」?這種「像被附身似的經驗」若往下走就有答案,我當然要繼續往前。
通道往下抵達放棺廓的墓室,後面則是藏放陪葬品的藏寶室。雖然整個墓室寶物、棺木都被搬空,但棺廓還在,而且就橫在眼前,想進藏寶室就得繞棺廓半圈才能進入,然後再繞半圈才能出來。就得繞著它走一圈。
我的硬跟靴子走在石地上發出了咔咔響聲,又因為剛剛引人側目「被認出來」、雙眼紅腫,於是我頭低低的只想快速通過。
當時順著眾人腳步往前走的我手抱胸前,腳步也刻意規律(不想再給人「還很混亂」的印象),低著頭,走著。腳步聲在靜靜墓室中的咔、咔聲、耳邊人語的嗡嗡聲,繞著棺廓轉個彎的那個剎那忽然間我明白了,那個意念非常強烈,Deja Vue….我知道了,我.好.像.知.道.我.是.誰.了。
我「來過這裡」,且我「就是這個姿勢走著」、「是這個節奏的腳步」、嗡嗡聲是喃喃的經文,彼時我也懷抱著同樣沈重的心情,繞行過這裡。
對,就是這裡。
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我是執行儀式的祭司,在我腦中清晰地浮現了「捧著經文、念念有辭、帶領儀式」的畫面,就這樣我明白了一切,為什麼哭、為什麼彷彿有許多記憶、為什麼心情百味雜陳,因為「我又回到這裡」了。
我又哭了,不過這次是默默掉淚、百感交集,隊友們沒多問,好像知道我正處於「被某種東西套住」的狀態沒打擾我,就讓我靜靜地掉淚。
說真的,那是個極之平凡、沒有看頭又非常之小的墓室,甚至欠缺皇室氣派,左看右看都很普通,實在不知道自己在「感動個什麼勁」(我那時還在掙扎,覺得「一定是自己太感動了」)。等我情緒恢復平靜,也就很快地順著眾人的腳步鑽了出去。
我這個人,說鐵齒也是很鐵齒啦,明明才遇到那麼怪異的事情,一出了墓穴見到陽光,就跟自己說「這一切一定是我的幻想」,我不喜歡混亂,也不喜歡怪力亂神,一定是第一次踏進帝王谷的新鮮感,加上文藝腔的少年多愁使然,才會被幻覺弄得不分青紅皂白先哭一頓。照這樣看,說不定,等一下見到更壯麗的墓室,我會感動得哭更大聲,一定是這樣。
我特地挑了兩個很著名的去參觀:圖坦卡門、拉美西斯六世夠傳奇了吧?但他們的墓室我「一滴眼淚都沒掉」,還很有興致地問東問西、亂開玩笑。隊友們看我恢復笑容,才敢探問「剛剛是怎麼回事」?我只好戲謔地說:搞不好有一世,我是埃及人喔,隊友是大笑說:「的確有像喔」
令人稱奇的是我「非常有埃及人緣」,走在任何地方都會有人回頭看我並指指點點(其實是很莫名其妙的,差點想問導遊開運是不是紅到埃及去了?)。那種受歡迎絕不是幻覺,是有「事實佐證」的。如導遊偷偷跟我說,隨車警察非常喜歡我想合照一張(只有找我喔~)。也戲謔地觀察說「我是埃及人的菜」,因為在某景點她「親耳聽到路旁一群埃及男在討論我」。參觀神廟時遇到當地學生校外教學,二十多人指派了其中一位靦腆地靠過來,比手畫腳要求我「與他們全體同學合照一張」。還有位配備專業的攝影師,希望我成為他神廟紀錄片的模特兒,還磨蹭了好一會兒。更離譜的是馬車夫,竟吹噓他在家鄉很有錢,願意用二十匹駱駝當聘金娶我回家,整個荒謬情境非常……詭異且無法消受。
凡此種種奇遇,都是我這平凡女孩「一輩子沒享受過的待遇」,好像成了「埃及林志玲」似的,差點沒嚇死。但說真的,也真是有趣極了,想想真該再找個時候去一趟,看看能否恢復一下自信。哈哈
其實,直到現在想起那段墓室內的奇特遭遇,我還會想「去否定它」,感覺雖然奇異,但還是沒找到原因。
但其實又很難去否定,因為當時心境回想起來還是那麼真切、令人鼻酸。看不見的悲傷雖然無形,卻依然是悲傷。所以,我「原則上同意」那應該是我的某一個前世了吧?正因如此,所以今生會談論占星、會想帶領大家面對心靈,也就還算合理了。
至於那個墓室的主人是誰,當然我有鄭而重之地抄錄下來,只是當時抄錄在pda中,而這個電子產品在某次修繕中資料整個逸失,因此也不復記憶了。那次的修繕失誤使「之前六年內所有記錄」全化為烏有(又是六年),雖然心痛極了但也無法挽回,只能阿Q地想,也許是「上帝要我忘了那六年的事」,所以安排我一次把六年的日記記錄都掉光吧?
- Sep 16 Fri 2011 02:01
《轉載》出國刷卡,千萬別使用「DCC」刷母國貨幣結帳
- Sep 16 Fri 2011 01:59
《轉載》花錢買氣受-重覆劃位
- Sep 16 Fri 2011 01:53
《轉載》噎到東西之處理方式----「把手舉起來」
《轉載》噎到東西之處理方式----「把手舉起來」
真的假的?!
真的有效!
9/5我和一個朋友一起吃飯,友人一個不小心被魚刺給噎到,當下我建議他把手舉起來試試看,結果魚刺真的輕鬆吐出。
美國紐澤西州大西洋城五歲男童史賓斯,機靈地救了祖母一命。
他的方式很簡單,只要「把手舉起來」!
五十六歲的雪兒丹恩史都華日前在家一邊看電視一邊吃果凍,孫子史賓斯下樓問她問題。
當史都華轉過頭時,一塊果凍卡在喉嚨。她試著擠壓腹部自救,但沒有用,此時家中只有她和史賓斯。
史都華以為自己會噎死,「我當時想:我會昏倒,而他會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將躺在這裡,直到有人回家。」
史都華衝到側門想找人幫忙。
此時,史賓斯問:「奶奶,妳噎到嗎?」史都華說不出話。
「我猜妳噎到了,奶奶,這樣做。」史賓斯把雙手高舉過頭,一直要她「把手舉起來,把手舉起來。」
史賓斯還保證:「奶奶,妳會沒事的。」
史都華照做,結果真的把果凍吐出來。
史賓斯得意地說:「看吧,奶奶,我就說妳會沒事。」
史賓斯當時很鎮靜,他說這是在學校學到的。史都華稱孫子是她的小英雄。
噎到東西之處理方式----只要「把手舉起來」!
- Sep 16 Fri 2011 01:46
《轉載》檸檬令人驚訝的好處!消除囊腫和腫瘤
- Sep 16 Fri 2011 01:28
Pchome blog 摘錄 - 讓願意包容妳的人愛妳
一
- Sep 15 Thu 2011 22:22
《公司不教,但要你懂的財務知識》看懂老闆根據什麼數字做決策,你無往不利
《公司不教,但要你懂的財務知識》看懂老闆根據什麼數字做決策,你無往不利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7363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7363
財務是什麼?財務是剛進公司的時候,老闆不講,也不認為你該知道的數字;財務是當你夠資深以後,公司不教,卻認為你該知道這些「常識」......
本週「名人讀書會」推薦大是文化出版的《公司不教,但要你懂的財務知識》,讓你看穿老闆為什麼這麼做?他心裡在想什麼?懂這些財務,讓你成為不同層次的工作者!
突然有一天,公司就要你知道這些事情,但是從沒人教-
為什麼公司報表顯示明明一直賺錢,戶頭裡面卻沒錢?
有些產品還能賣,老闆卻決定不再生產,何故?
老闆清倉大賤賣,經理為什麼百般抗拒?
新買的機器,老闆希望三年把折舊攤提完畢,經理卻希望五年,何故?
老闆說資產負債表的資產欄,表示公司現在值這麼多錢。(錯了!)
做了十幾年股票,β值是什麼也不知道!β小的才值得投資,對嗎?
老闆缺錢,找人入股和向人借錢,哪種狀況你得擔心?
現在分紅你可以拿到100萬,一年後再分,可以拿110萬,你選哪個?
新項目是否值得投資,老闆要我算算「淨現值」,這是什麼?
這專案的投資報酬率明明高於銀行借款利率,為什麼主管卻臭罵我一頓?
有些產品還能賣,老闆卻決定不再生產,何故?
老闆清倉大賤賣,經理為什麼百般抗拒?
新買的機器,老闆希望三年把折舊攤提完畢,經理卻希望五年,何故?
老闆說資產負債表的資產欄,表示公司現在值這麼多錢。(錯了!)
做了十幾年股票,β值是什麼也不知道!β小的才值得投資,對嗎?
老闆缺錢,找人入股和向人借錢,哪種狀況你得擔心?
現在分紅你可以拿到100萬,一年後再分,可以拿110萬,你選哪個?
新項目是否值得投資,老闆要我算算「淨現值」,這是什麼?
這專案的投資報酬率明明高於銀行借款利率,為什麼主管卻臭罵我一頓?
不懂會計就不能懂財務?沒這回事。
這又是一本教你看懂財務報表的書?不是。財報的重點,你一定要知道的只有幾項。損益表的哪個數字「最真」、資產負債表的哪些數字「最假」,真相躲在現金流量表的什麼地方,讓曾經參與日產汽車重整、與傳奇執行長戈恩共事過的作者指點你。
員工、主管,往往不明白老闆為何這麼做,為何對某些數字特別有感覺;至於經營者,雖然說應該以簡馭繁,但是考慮不夠周延則會對公司長遠帶來不好影響。有時候,你甚至不需要看到公司財務報表,光憑公司的運作方式、對於錢的處理態度,就能相當準確的推理出老闆的想法。
真的賺錢?為何老闆想的不一樣
各位聽到財務一詞時,聯想到什麼呢?
缺乏財務相關知識的讀者,回答最多的答案是「資金調度」,原因可能是信用貸款機構多半採用「○○財務公司」的名稱。字典《廣辭苑》對財務一詞的解釋中,也有提到「資金調度」,而且資金調度確實是財務的重要工作項目之一。
對財務知識有些許了解的讀者,可能會回答財務=資金運用。這也是正確的答案。
但財務並不只是資金的調度和運用而已。我們只要回過頭來談談與財務息息相關的事業活動,即可從中找到答案。
企業的主要工作就是進行事業活動——沒有人會否認這一點。那麼,事業活動指的是什麼?只要深入思考,就會知道事業活動意指「企業去投資某標的」。舉例而言,當企業要生產商品時,就必須購買原料、工廠以及機械設備—也就是在這些東西上面做投資,於是產生資金需求。
因此我們說,當企業進行事業活動時,就必須把錢花在某個標的上(做投資)。決定投資策略,就是財務必須衡量處理的主要課題之一。
決定投資標的之後,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要投資多少金額;決定了投資金額後,接下來又會產生要以何種形式調度資金的問題。
談到這裡,請讀者回想一下資產負債表右側的科目——股東權益‧負債。在調度資金上,是要利用負債還是股東權益的形式?換句話說,是要向銀行借款還是用發行新股的方式,從股市增資?所以說,決定調度資金的策略,也是財務要衡量處理的一個課題。
接著,把調度而來的資金投資在事業活動上,妥善運用,之後如果產生獲利,就把獲利回報給提供資金的投資人。投資人有兩種,這點前面已經提過,分別為股東和債權人。
然而,運用資金得到的獲利,並不需要全部還給投資人,也可以選擇「不償還」。當然,債權人的利息是一定要歸還的。但是對於來自股東的資金就可以選擇不償還,然後把獲利再度拿去投資。上述決定股利或紅利分配的策略,正是財務需要酙酌處理的一大課題。
總而言之,財務就是決定投資標的(投資決策)、決定投資所需資金的調度策略(資金調度),以及決定獲利的分配方式 (股利分配策略)。
為何帳面獲利,公司倒閉?
財務三大決策的目的,就是為了創造最大的企業價值。相信讀者也經常看到企業價值的說法,然而企業價值到底指的是對誰而言的價值,很遺憾,業界幾乎沒有關於這方面的討論。
在財務上,企業價值意指「對投資人而言的企業價值」。我要不厭其煩的再重複一次,投資人分成股東和債權人。企業經營者每天都要不斷思考,怎麼做才能為投資人創造出最大的企業價值,然後做出最後決策。但這不表示企業經營者就可以只朝股東及債權人有利的方向經營事業;企業經營者得為前述投資人以及其他利害關係者,做出最適當的利益分配,才能讓企業永續經營。
本書開頭就曾經說過,會計與財務有不同的處理標的,各位讀者還記得嗎?是的,分別是獲利與現金。前面只是大略提及兩者的差異,接下來我將做更詳細的說明。
以往的企業,過於重視會計上的獲利,所以經營者只關注銷售額提升了多少、獲利增加了多少。雖然這種傾向現在已經沒那麼嚴重,然而思想依然根深柢固。舉例而言,現在一般人如果聽到某企業「連續╳╳年營收、獲利皆正成長」,一定會想:「那家企業真是不簡單」。但事實
並非如此,這種公司還是有可能週轉不靈,或者虛盈實虧。
那麼,獲利和現金到底有何不同?雖然我在第一章的開頭就曾經說明過了,這裡還是再重複一次。
首先舉一個簡單易懂的例子。假設你必須賣掉一台價值兩百萬日圓的汽車,才能達成本月的銷售目標,而你有一位客戶似乎願意購買,只是因為汽車屬於高單價商品,難以下定決心。因此你向那位客戶拜託:「╳先生,貨款三年後支付即可,請你現在買下這台汽車吧。」於是客戶回答:「這樣啊,三年後再付款就可以了?那我就買吧。」購車契約於是成立,你因此而得到兩百萬日圓的業績,達到銷售目標,真是可喜可賀。
但是,這樣的結果真的可喜可賀嗎?
假設銷售汽車所需的製造成本和人事費用,總計為150萬日圓。在會計上計提銷售額的同時,也必須一併計提相關費用,於是賣出一部汽車所得到的獲利等於200萬的銷售額減掉150萬的成本,也就是獲得50萬日圓的獲利。
那麼,企業口袋裡的現金剩下多少呢?答案竟然是一毛都不剩,不僅不剩,還因為造車的成本得先支出,反而變成負的150萬日圓。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立即面臨資金周轉困境,這種狀況如果持續下去,就會發生所謂的「黑字倒閉」。
上述所舉的例子雖然比較極端,但我想要說的是,如果過於重視會計面的獲利,就會陷入上述的黑字倒閉陷阱中。
緊抱現金、大舉投資,都不對
然而,近年來這種重視會計獲利的經營方式,以及只重視會計獲利導致的會計侷限性問題,鬧得沸沸揚揚。其中一大重要原因,就在於會計操作手法導致簿記價值與實際價值出現落差,會計數字與公司實際狀況不符。所謂簿記價值,是指計提在資產負債表上的取得原價,不論是原料成本、或是庫存、或是應收帳款,由於這些品項的價值都是以購買時間點的價格直接認列,所以會和現在的價值出現落差。雖然世界潮流已經改用時價會計,但還不足以反應企業實際狀況(明明沒收到錢,卻「承認」這是筆收入),因此才有「真實狀況是超過會計所能處理的極限」的說法出現。
此外,前文也曾經提到過,每個國家採用的會記基準各不相同,又存在著經營者恣意操作的危險性。
如果說提升企業價值是企業經營的最大課題,則思考企業價值的根本,就應該知道會計所承認的獲利增加得再多也未必有實質意義,因為現金的流動,也就是現金流量,比會計獲利更值得重視。因此,現在大眾的焦點已經從會計轉向財務了。
我在第一章也曾經提到過,財務與會計採用的時間基準不同,所以企業經營者必須經常站在提升企業價值的觀點,去思考如何在現在及未來之間取得平衡,掌穩企業之舵。
如果只追求短期業績,只要現在避免做重大投資,盡可能保留手中現金,經營者就會覺得公司很有錢;但是如果追求的是長期業績,死抱著現金不投資就不可能創造企業價值,未來公司還是會變窮。然而,也不能因此做出過當的投資,孤注一擲將會給企業種下未來的禍源。
總而言之,相對於會計將焦點置於企業的過去,財務則將焦點置於企業的「現在至未來」。因此,財務的重要性愈來愈大。
油門與煞車,會計與財務
了解財務的重要性之後,接下來我將要說明財務的重要思考方向。接下來的內容請各位一定要反覆閱讀,以充分理解。
首先針對危機一詞加以說明。
對於危機一詞,一般人總有負面的印象。特別是在商界,一聽到「危機」,就讓人聯想到經營上可能發生了意外事件。以出版社為例,有可能是因名譽損害事件遭人要求幾百萬日圓的賠償,或者是創刊不久的雜誌因滯銷導致停刊。
然而,危機一詞只表達負面的意思嗎?事實上,我在美國的商學院念書的時候,曾經發生一件事,讓我對危機一詞有了一番不同的體認。
那是在財務課上發生的事。當時教授以幻燈片打出「危機」這個漢字,說:「中文的漢字『危機』二字,最能表現出Risk一詞的本質。」也就是說,Risk,同時表達危險和機會兩層意思。
特別是用在財務上的危機,既表示有危險,卻也表示有機會。也就是說,比起正面和負面兩種觀點,危機一詞表達的是將來不知會發生什麼的「不確定性」。
說到這裡,我想起以前擔任日產汽車風險管理人時所發生的事。
某次我和我的上司一同針對日產汽車公司的危機做出預測,並向執行長戈恩做簡報說明。然而執行長戈恩對我們製作的危機預測圖只瞥了一眼,說:「沒有危機的公司根本不存在!如果有,那一定是倒閉了的公司。」
執行長戈恩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認為過於重視風險評估,可能讓公司體制陷入官僚風氣。
事實上,經營者每天都要面對無法預測的未來,做出決策判斷,所以在事業經營上,不能承擔風險,就得不到報酬。
然而,我的上司卻對執行長戈恩做出以下反駁:「風險管理並不是汽車的煞車器,而是ABS(Anti-Lock Brake
System,防鎖死煞車)系統或安全氣囊之類的防護措施。」
我上司的意思是,風險管理就像是汽車的ABS系統,可以盡可能避免衝突,或者像是安全氣囊,一旦真的遇到衝突時,可以盡可能減少損害──這真是個讓人心領神會的隱喻。
我們實際處理業務的人,應該好好思考如何面對風險。我們應該思考的「不是如何規避風險,而是如何創造與風險相符的實際報酬」。創造與風險相符,甚至更多的報酬,是企業經營最重要的事。(關於報酬,後文將再仔細說明,在此請讀者先把它定義為「投資標的衍生物」)。
因此,我們不能只把目光焦點放在報酬上,而是要去思考為了得到應有的報酬,可以承擔什麼樣的風險,並找到兩者間的平衡點,才是企業經營的重點。
- Sep 15 Thu 2011 22:12
《轉載》管理上司的七大心法
- Sep 15 Thu 2011 22:05
《轉載》主管總是對你挑東挑西?10個提醒幫你更了解老闆!